原标题:未来5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规模分析
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架构规模分析
2019年11月,IDC的《2019年H1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销售额达到8.37亿美元,同比增长541%。其中,浪潮继续领先,人工智能服务器销售额达到4.2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50.2%,以实质性优势位居第一。
图表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供应商份额
数据源:国际数据中心(2019H1 H1)
1。打造全场景人工智能服务器,引领强劲的市场增长
浪潮人工智能服务器凭借浪潮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和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资,自2017年以来,引领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浪潮已经为培训、推理、edge等各种场景中的工作负载建立了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服务器阵列,包括AGX-5、AGX-2、AGX-2、世界上计算密度最高的人工智能服务器、NF5488M5、业界首款支持NVSwitch高速互联的4U8GPUAI服务器、NF5468M5等。其中,波形人工智能服务器NF5488M5大大提高了主流NLP模型变压器的训练性能,胶水基准训练时间达到80.4%,比同类产品明显缩短67%。
浪潮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系统和应用方面保持着深入而密切的合作,帮助人工智能客户在语音、语义、图像、视频、搜索、网络等方面实现了一个数量级的应用性能提升。
2。推出代谢生态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
IDC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仍将是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最大的主体。同时,能源、服务、建筑、通信和公用事业五大产业的增长率将超过或接近200%。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已经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化将进一步加快。2019年将是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产业化的第一年”。在这种趋势下,浪潮智能服务器在金融、通信、公共服务等行业赢得了大量订单。在中国移动2019年人工智能服务器收集项目的最新阶段,浪潮人工智能服务器大规模中标。
在传统产业应用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单一的替代点,而是真正融入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中技术、流程、流通和服务等核心业务的高效创新。然而,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的应用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是由于缺乏平台、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和算法调整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工业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生态力量的支持。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浪潮正在推进“元脑生态(Meta-brain Ecology)”计划,该计划旨在将右手和左手合作伙伴,即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能力的技术公司和具有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实施能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联系起来,通过相互联系、共享和协调,共同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模型和解决方案。在元脑生态中,浪潮向所有合作伙伴开放了人工智能计算、资源和算法三个平台,使合作伙伴能够高效完成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应用的开发和交付。
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包括业界最完整的人工智能加速芯片和人工智能服务器系列;人工智能资源平台爱泰顿致力于构建开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无缝连接行业独立软件开发商,扶持生态合作伙伴,与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和场景兼容。已部署到交通银行、国家电网、太平人寿等各行各业的用户中,并与百度合作构建了联合AIStation和飞桨计划。在人工智能算法工具平台方面,浪潮推出了领先的自动机器学习平台automatic和全球首个完整的可编程门阵列高效人工智能计算框架TF2开源项目,该项目已首次应用于智能城市、铁路巡逻等场景。
中国人工智能区域发展格局分析
人工智能产业分布热图显示,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都市圈。根据碳的数据
截至2019年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都市圈的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745家人工智能企业的93%。根据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京津冀地区基础、技术和应用层面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14家、76家和248家,共计338家。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位居第二,分别为基础、技术和应用级企业212家、3家、41家和168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第三大人工智能企业,有126家。基础、技术和应用级企业数量分别为3家、31家和92家。四川和重庆的人工智能数量最低,三级企业只有19家。
Chart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水平区域分布
Unit: Home
数据源: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所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2019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为64.5,比2018年增长4.7%,2017-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1%,表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过去三年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
图表2017-2019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
数据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2019》
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为各省、市、区的平均值。由于数据采集等原因,特别声明报告的区域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数据源:中投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