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探访我国首个模拟火星基地选址地
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出发,驱车200多公里,到达一片荒无人烟的红色低矮山崖。这就是青海省大柴旦红崖地区,我国首个火星村(模拟火星基地)将落户于此。
仿佛置身火星上
红崖位于柴达木雅丹地貌群主要分布区的东侧边缘地带,与柴达木雅丹地貌群紧密相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办公室主任常晓军介绍,红崖地区的西北、西侧都是连片的雅丹地貌群,这里是自大柴旦进出雅丹地貌群的主要出入地之一。
站在红崖的土丘上四望,眼前大片的红色蔓延开去,形态各异的彩色土丘和丹霞地貌,宛若一座座孤寂的城堡,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火星之上。
“红崖从宏观上看很像火星的地貌。”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说,红崖地区的地形地貌及荒漠风光与火星表面相似,加之这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模拟火星基地项目的落地创造了基础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分析,红崖其实是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混合,土丘呈现出的铁红色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含铁成分较高。由于季节性降水的影响,地表形成的径流冲刷成了一些河道河谷。这样特殊的地理地貌,与沙漠沙丘砾石遍布的火星地貌很相似。
太空探索为主题
刘晓群介绍说,火星村项目是在世界上火星探测活动持续开展的背景下,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旅产业规划打造的。旨在营造一个“科学+科幻+自然+生态+文化”的火星文旅创意体验基地,其规划设计理念是将科研科普科幻、主题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功能有机融合。
火星村的主体部分是由“火星社区”和“火星营地”两个功能区组成。“我们的初衷是围绕太空探索这一科技主题,在传统文旅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内涵,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上增添新亮点。”
项目拟设计为“一村两区、互不可见,通过自然道路连接,与周边荒漠景观有效融合”的空间布局。通过荒漠地形地貌、科幻色彩的建筑形象、火星主题雕塑等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最终打造出有别于一般自然风光景区、使人即刻产生登陆在地外星球感觉的整体项目形象。
届时,人们可以通过交互体验、寓教于乐的形式,在这里开展以火星为主题的太空探索类休闲度假活动与天文、航天类科普教育活动。将来,在具备条件时,火星村还有可能为科研机构进行太空科学相关研究、实验和模拟训练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