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通信/计算 > 资讯 >

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 目前仍无法应对小行星撞地威胁

0
时间:2017-07-04 17:26:20 来源:中科网
[导读]北京时间7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45亿年的历史中,地球遭受过无数次小行星撞击。当然,绝大多数撞击都只是在海洋中溅起无害的浪花,

截至目前,阻止小行星等天体撞击地球只在科幻小说中出现过,其中的策略包括用核武器攻击小行星、用激光使小行星气化,或者发射一台太空“牵引机”将小行星脱离原先轨迹,还有通过航天器的撞击使其改变方向。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能发现这些威胁。天体物理学家根据大小对可能撞击地球的天体进行了分类,其直径从几毫米到10千米不等。大约6500万年前,正是一颗直径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导致了非鸟恐龙的灭绝。

每天都有许多很小的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它们燃烧之后往往形成美丽的流星。最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大约每1亿年发生一次,而下一次撞击很可能就是人类文明的终结。但是,撞击会在何时发生呢?

截至目前,科学家已经列出了超过90%“导致恐龙灭绝”级别的小行星,并确定其中没有一颗会立即带来威胁。科学家更担心的如何找到数以百万计大小在15到140米范围内的小行星。1908年6月30日,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附近,一颗直径40米的小行星在撞向地面时爆炸,这也是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撞击事件,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国际小行星日。

在通古斯大爆炸中,超过2000平方公里——比大伦敦地区面积还大——内大约8000万棵树被夷为平地。据估计,像通古斯大爆炸这样规模的事件大约每300年发生一次。

欧洲空间局空间处境认知(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小行星研究者尼古拉斯·博布林斯基(Nicolas Bobrinsky)说:“想象一下,这样规模的小行星落到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巴黎或德国,那将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浩劫。”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关注一颗直径约230米的小行星——441987 (2010 NY65)。根据分析,这颗发现于2010年7月的小行星虽然正不断接近地球(直到2022年达到最近距离),但并不会对地球造成实质威胁。

相关阅读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跋涉3年半抵达目标"龙宫"

隼鸟以及隼鸟2号拍摄的系川和龙宫小行星龙宫的外形像一个陀螺不同于隼鸟,隼鸟2号将使用撞击器撞击小行星地表,暴露其内部的新鲜物...更多

2018-06-28 09:42:10
科学家预测:人类百万年后可能成为半机械体

科学家预测:人类百万年后可能成为半机械体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在数百万年后将成为半机械化人体,更新人类存在的意义。更多

2017-05-24 11:23:03
变形虫的再生能力里隐藏代码 能够帮助人类再生肢体

变形虫的再生能力里隐藏代码 能够帮助人类再生肢

科学家现已揭晓扁形虫身体再生能力的“隐形代码”,能够帮助专家未来成功再生人类器官和肢体。更多

2017-05-27 10:05:01
研究表明鲨鱼比人类认识得聪明 “喜欢”听爵士乐

研究表明鲨鱼比人类认识得聪明 “喜欢”听爵士乐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鲨鱼比人类认知得要聪明得多,这所大学鱼类更多

2018-05-09 16:32:38
马云:机器再牛x也是人类造出来的 区块链的未来是什么

马云:机器再牛x也是人类造出来的 区块链的未来

5月16日下午消息,今天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会上参与了圆桌讨论,就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区...更多

2018-05-16 17:05:06